村网通总站 老户王村 420289.nync.com 欢迎您!
为落实国家中原经济区和山东省“一圈一带”发展战略总体要求,应对我市行政区划调整,推动聊茌东都市区深度融合发展, 我市启动了《聊茌东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(2016-2030 年)》 编制工作。2019 年 6 月 11 日,该规划经聊城市人民政府批复实 施(聊政复[2019]57 号)。现将主要内容公布如下:
一、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
规划范围:聊城市东昌府区行政辖区全域(包括开发区、高 新区和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等多个功能区)、茌平区全域和东阿县全域,总面积约 3173 平方公里。 规划期限:2016-2030 年。
二、目标定位
落实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,根据都市区的核心资 源,结合当地发展诉求,确定聊茌东都市区的目标定位为“江北 水韵城,国际健康城,区域中心城”。
1、江北水韵城 强化聊城“江北水城”品牌影响,弘扬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。 体现都市区河流水系数量众多、类型丰富的资源特点。彰显“城 中有湖、湖中有城、城湖河一体”的水城格局特色。
2、国际健康城 顺应国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总体要求,传承千年的阿胶养 生文化。发挥鱼山梵呗“梵呗祖庭、养身养心”文化对陶冶情操、放松身心的积极意义。强化都市区温泉、药浴、医疗、休闲观光、 亲子度假等“大健康”服务功能,使都市区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健康养生城市。
3、区域中心城 充分发挥都市区文化类型与资源丰富、与京津联系密切、交 通和区位条件等优势,将聊茌东都市区建成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 重要的中心城市、门户枢纽城市和服务中心城市。
三、都市区空间结构构建
规划聊茌东都市区空间结构为:“一心、一带,两轴三组团”。
1、一心:
聊茌东都市区主核 规划聊城中心城区中部,济聊高速公路以南,湖南路以北, 德商高速公路以东,东环路以西的地区,为聊茌东都市区的公共 服务主核。 其中包括聊城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主中心、东部副中心和西 部高铁站前副中心。承担起聊茌东都市区最核心的商业、商务、 文化、体育、会展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职能,是聊茌东都市区旅游 组织的中心,也是聊茌东都市区水城特色景观风貌最核心的展示 区,同时更是聊茌东都市区范围内城镇人口的最集中承载区。
2、一带
依托京杭运河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,串联都市区内斗虎屯 镇、梁水镇、古城等重要的节点,向北对接临清,向南对接阳谷 县的七级、张秋等运河名镇,借助京杭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机遇,挖掘运河沿线旅游资源,提升沿线环境品质,将沿运河的 地区打造成为聊茌东都市区对接区域旅游的重要纽带。
3、两轴
济聊邯城镇产业发展轴:依托现状济聊高速公路,规划一条 东西向的大区域城镇产业发展轴。向东连接德州市齐河县,济南 市化工产业园区;在聊茌东都市区内串联茌平重化产业集聚发展 区、聊城市开发区、聊城中心城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区,以及都 市区内多个小型加工、制造业产业集群;向西经冠县至邯郸,沿 轴线分布有多个大型产业园区和开发区。这条轴是大区域重要的 重化产业、制造业发展轴,也是重要的交通走廊,规划建设中的 聊长邯城际铁路,将串联山东半岛城镇群、冀中南城镇群和晋南 城镇群(长治等城市)。 济聊郑城镇产业发展轴:依托规划郑济客专、济聊城际、聊 泰城际等大型区域交通设施,打造济聊郑城镇产业发展轴,这条 轴线也是济聊深度对接融合的“南轴”。轴线中东段依托聊城江 北水城旅游度假区、东阿中心城区、大桥、沉沙池、沿黄旅游资 源,对接济南西部的长清等高教科研功能,大力发展健康养生、 休闲旅游和高校科研转化等功能。轴线中西段依托鲁西化工产业 园区、聊城市高新区、沙镇和郑家,对接阳谷和莘县的产业发展 特色,培育先进制造业、高新农业、农产品加工等功能。
4、三组团
都市区内三个最主要的功能组团,即聊城中心城区、茌平中 心城区、东阿中心城区。
四、都市区用地布局规划
至 2030 年,引导都市区城镇常住人口合理布局,形成以聊 城中心城区为主中心、茌平中心城区和东阿中心城区为副中心的人口布局结构。引导聊城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向 180 万人的规划目 标迈进,茌平和东阿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不强调快速、大规模 增长,侧重于改善两个城区的居住环境品质。 东阿中心城区重点优化公园绿地、广场、水系等公共开放空 间网络,严格控制容积率、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,以建设北方宜 居示范城市为目标。 茌平中心城区适当降低规划居住用地规模,优化中心城区 二、三类工业用地布局,增加生活区与工业用地之间的防护距离, 改善生活区环境品质。 至 2030 年,规划聊城中心组团人口规模 180 万人,城市建 设用地 200 平方公里。茌平中心组团人口规模 30 万人,城市建 设用地 34 平方公里。东阿中心组团人口规模 22 万人,城市建设 用地 25 平方公里。其他各乡镇及组团人口规模 32 万人,城市建 设用地 81 平方公里。都市区合计人口规模 264 万人,城市建设 用地 340 平方公里。
五、发展战略
1、区域联动,济聊一体发展
(1)链接北京,融入京津冀产业体系。
①把握高铁机遇,打造高铁新城、空港“两大门户”。 依托高铁聊城站和聊城机场,规划建设高铁新城,重点承接 京津扩散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,打造鲁西大数据、 人工智能、文化创意、智慧物流等高端产业发展高地。以聊城机 场、高铁综合枢纽周边 30 分钟交通圈为重点,规划建设空港物 流园区,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、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,实现与京津冀、中原经济区机场群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。
②形成“三大”现代服务业中心、“两大”文化创意产业基 地。建立东昌府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、茌平区生产性服务业示范 区和东阿县城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等“三大”现代服务业中心。 以东阿影视基地扩建、鲁西化工老厂房改造为重点,形成“两大”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。
③以“三条”线路、“八大”基地为重点,提升旅游业国际 影响力。以链接国际市场、服务京津冀为重点,充分嵌入区域旅游市 场,与济南、济宁、泰安等周边城市联动,打造古城、水城、养 生等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城市。 重点打造全域旅游资源“初体验” 线路、核心旅游资源深 度游览线路和都市区慢行旅游线路等“三条”线路。 以博平镇、鱼山镇、肖庄乡、刘集镇、姜楼镇、大桥镇、杜 郎口镇、堂邑镇为重点,发展“八大”特色旅游基地。
④以直供京津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区为契机,促进高品质农业 发展。以斗虎屯镇粮食种植基地,堂邑镇农产品展销基地,郑家镇 农产品加工、蔬菜种植基地,张炉集镇农产品加工基地为重点, 大力发展直供京津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,促进聊茌东都 市区全域发展安全、绿色和高品质农副产品基地。
(2)整合资源、打造平台,全方位与济南融合发展
①积极嵌入济南都市圈工业体系,重点打造“五大”产业集群、“三大”对接平台。 以东昌府汽车零部件产业、高新区绿色化工产业、东阿医药 产业、茌平有色金属冶炼产业、东阿食品工业产业等 “五大” 集群为重点,实现与济南都市圈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冀、北部 机械和轻纺工业发展冀、西部科教和高新产业发展冀的对接,加 强与济南都市圈产业的上下游联合,全面融入济南都市圈的产业 体系。以聊城高新区、东阿工业园和郝集工业园等三大平台为重 点,开展与济南在产、学、研等方面对接与合作,加强产业转化, 促进医药、化工、建材等产业技术升级,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 力。
②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,对接济南消费和休闲市场需求。 重点依托牛角店、大桥、刘集、鱼山、姜楼、韩集和广平等 乡镇,面向济南等区域消费需求,促进农业与二、三产业的融合 发展,强化农业的观光、休闲、体验、教育等功能。 强化东阿县与平阴县的合作,以休闲生态园、黑毛驴养殖文 化园、鱼山牡丹精致园和平阴玫瑰园等为重点,打造黄河沿线都 市农业观光体验游线。
2、量质并重,提升中心地位
(1)推动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质升级、统筹布局 对聊城开发区、聊城高新区、郝集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发展 区等四大产业园区,实行统一的准入门槛和产业政策,实现合理分工,避免恶性竞争。 对四大产业园区在亩均投资、地均产出、万元能源资源消耗、环保达标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,使其在 2030 年达到东南 沿海发达地区国 家级开发区现状水平。
(2)传统优势产业“有保有限”,优化功能和布局 在都市区东北部规划产业集中发展区, 建立“负面清单”制 度,为都市区化工、冶金、建材等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发展,提 供集中升级改造空间。 引导姜楼炼钢厂等大型企业搬迁。企业原址应结合当地功能 定位,注入文化、创意、众创等新兴功能,推动存量工业用地的 更新。
(3)培育“五大”中小企业成长集聚平台 以沙镇、郑家为基地,培育食品加工与物流、航空物流等小 微企业集群。 以堂邑镇的葫芦加工、道口铺的建材产业为基础,培育手工 艺品生产、加工制造等小微企业集群。 以杨官屯-洪官屯为基地,培育食品加工与仓储物流、农产 品加工、加工制造等小微企业集群。 以姜楼-刘集为基地,整合现状畜禽养殖、加工制造、家具 生产等产业,壮大产业集群规模,提升产业技术含量。 在大桥镇周边地区,同济南开展跨境合作,将其培育成以济 南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配套服务等功能为方向的中小 企业集群。
(4)培育系列“特色小镇” 挖掘并强化都市区范围内各乡镇的自然生态、人文、旅游等 特色资源条件,结合自身发展基础,在都市区内培育一批“特色小镇”,助力都市区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。
3、“六脉”交融,共塑宜居都市
(1)蓝脉 恢复退化水体、适当构建新水面,形成点线结合的“蓝脉”。 以东昌湖、望岳湖、洛神湖和金牛湖围合形成的三个核心组 团之间的地区,作为水景观塑造重点地区。 以京杭运河沿线、古城周边水系的环境整治与文化内涵提升 为重点,形成聊茌东都市区的文化景观水系。 修复古漯河湿地,在张炉集镇和郝集工业园南部规划新增人 工湖两处,拓展滨水度假、休闲娱乐等功能,作为聊茌东都市区 主要的生态景观水系。 合理串接主要灌渠、输水线、城市景观水系、文化景观水系、 水库、湖面,形成点线结合、动静相宜的城市“蓝脉”。
(2)绿脉 主动构建生态斑块与节点,串联各斑块,形成都市区“绿脉”。 打造徒骇河、京杭运河等景观绿廊,完善南水北调线沿线、 高速公路两侧、茌平区西侧等重要生态和防护林带,保护和建设 古漯河湿地、茌平国家森林公园、黄河国家森林公园、沉沙池郊 野公园、鱼山郊野公园等重要生态斑块,形成透绿见蓝、蓝绿辉 映的都市区“绿脉”。
(3)气脉 疏通“气脉”,构建通风廊道,调节都市区微气候。 都市区南部区域(于集、顾官屯、盖楼、刘集、鱼山等)和 北部区域(洪官屯、杨官屯、博平、肖庄、韩屯、胡屯等)是主要通风道的进气区域。应结合现有条件,加强构建大面积水体、 林地、农田等生态冷源,提供清洁空气,缓解城市“热岛”。 利用徒骇河、东昌湖、湿地和森林公园等水体和绿地,连通 南北,构成都市区主要的自然通风廊道。 依靠都市区内现有主体道路构建风道网络,尽量对已有的主 体道路进行疏通和保护,尤其是将南北走向主体道路与周边自然 通风廊道连通。
(4)文脉 梳理各类文化资源,形成展示都市区风采的“文脉”。 串接茌平圆玲大枣种植文化园、高集名优果品精致园、东阿 影视城、东阿阿胶文化展示区、位山闸、堂邑葫芦雕刻文化园等 特色文化和农业节点,展示聊茌东都市区古老而又现代的农业文 明、农耕文化和地方文化。 串联鱼山、曹植墓、东昌古城、光岳楼、山陕会馆、梁山闸、 台子高遗址等人文和历史文化遗产,展示都市区厚重的历史文化 积淀和传承。 适当保留一些有历史底蕴的工业厂房作为工业遗产,留住都 市区的工业化历史荣光和记忆。 串联运河博物馆、东阿影视城、聊城图书馆、聊城大学、高 新区研发功能区等科教文化创新节点,展示都市区文化事业和创 意产业发展的新成就。
(5)经脉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,畅通都市区的“经脉”。
①完善供水设施
聊城中心城区:共建设自来水厂 6 座。其中:保留开发区一 水厂,扩建三水厂、东郊水厂、开发区二水厂。新建物流园水厂、 凤凰水厂。 茌平区:共建设自来水厂 1 座。即扩建南郊水厂。 东阿县城:共建设自来水厂 2 座。其中:保留东阿县东水厂 (二水厂),新建东阿县南水厂(宋楼水厂)。 重点镇:顾官屯镇、沙镇镇、郑家镇、博平镇、冯官屯镇、 乐平铺镇、大桥镇、牛角店镇分别建设自来水厂独立供水。 一般镇及农村地区:由周边城区及乡镇供水系统覆盖,或建 设集中供水站。 工业园区/大型企业:建设独立的供水系统,对水质要求较 高的工业采用地下水供水,严格监管自备井取水规模,提高工业 再生水回用率,避免地下水超采。其他工业企业应优先选用地表 水供水。
②排水设施规划
中心城区:共建设污水处理厂 6 座。其中:保留现状开发区 污水处理厂,扩建第一污水处理厂、第二污水处理厂、凤凰污水 处理厂。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、高新区污水处理厂。 茌平区:共建设污水处理厂 2 座,水质净化中心 1 座。其中: 保留现状茌平污水处理厂、茌平县水质净化中心。新建冯氏河污 水处理厂。 东阿县城:共建设污水处理厂 1 座。即保留现状东阿县污水 处理厂。建制镇:所有建制镇均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。
③完善环卫设施
东昌府区:规划封场停用现状五里屯垃圾填埋场,进行无害 化处理后可建设生态绿地、公园等设施。规划继续建设聊城生活 垃圾综合处理厂。 经济技术开发区:规划继续建设位于南周庄村附近的生活垃 圾填埋场。 茌平区:保留现状茌平区新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,其他 垃圾由 2016 年底投产的茌平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置。 东阿县:扩建现状东阿县垃圾填埋场。
④完善供电设施
规划新建 500 千伏聊城南变电站、东阿变电站,扩容现状 500 千伏聊城变电站,区域内新建连接 500 千伏变电站高压走廊, 同时新建与规划 500 千伏高唐变电站的高压走廊。规划新建 220 千伏变电 8 座,扩容现状 220 千伏变电站 4 座。
⑤完善燃气设施
门站:北杨集分输站、新奥综合门站、道口铺门站、金鸿松 花江路门站、金捷广平门站、凤凰门站和城西门站为中心城区供 气。东阿门站为东阿县供气。规划茌平保留茌平末站,新建茌平 城南天然气门站。
燃气管线:东阿县西部、北部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气源,西 部从禹城---茌平--聊城高新区金捷-- 东阿西外环的次高压管 线,管道铺设从东阿与聊城交接处沿 S329 向东到东阿西外环, 在东阿建接受门站。北部接禹城—茌平高压管线茌平末站,经过 调压后管道铺设从茌平贺集到杨西村济聊一级路南建设接受门站。
燃气调压站:重点建设茌平杜郎口、郝集工业园、韩屯、杨 官屯、洪官屯、贾寨、肖家庄和菜屯调压站,保留博平和温陈调 压站。东阿城区调压站,建立全面输气系统。
加气站:规划建设供气站 18 座,CNG 加气站 58 座,LNG 加 气站 26 座,瓶装液化石油气站 32 座。 LNG 应急调峰储配站:规划建设 5 座 LNG 储配站。
⑥完善供热设施
东昌府区供热:规划对现有蓝天热电厂和华能热电厂增容扩 建,规划增加中华热电、鲁西化工热电作为城市热源,昌润热电 厂逐步取消供热。中心城南部,新建调峰锅炉房,作为对鲁西化 工热电厂供热补充。
茌平供热:茌平区中心城区统一由信发集团自备电厂供热。 扩建城区供热管网,新建区域换热站,实现县城城区供热管网全 覆盖。各乡镇及农村居民供热采用天然气分散采暖,以及地(水) 源热泵、空气源热泵分散方式采暖。 东阿供热:规划新建 2 台 50MW 发电机组。各乡镇及农村居 民供热采用天然气分散采暖,以及地(水)源热泵、空气源热泵 分散方式采暖。
(6)动脉
优化交通结构,提高城市运行效率,完善都市区“动脉”。 完善航空系统、铁路系统、水运系统、道路系统、公路运输 场站与公路物流园区体系、轨道交通、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, 增强都市区内部之间、都市区与外部其他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。